
螢幕前的你,如果不是身處海外,那很可能正在「翻牆」,對吧?翻牆早已成為許多人了解世界、獲取資訊的重要手段。而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翻牆的邏輯與段位劃分,看看你屬於哪一梯隊。
翻牆的基本邏輯
在中國大陸造訪海外網站時,需要經過防火牆(GFW)的攔截。防火牆會檢查你發出的網路請求,例如訪問谷歌,如果發現谷歌在黑名單中,它就會阻止你的請求,令其「胎死腹中」。
那翻牆軟體是如何繞過防火牆的呢?
以下是一個簡化的流程模型:
加密請求:
你發送的存取請求(如訪問Google)會先到翻牆軟體,翻牆軟體對其進行加密。
發送到海外節點伺服器:
加密後的請求被傳送到軟體的海外節點伺服器。防火牆僅看到加密資料和合法的伺服器位址,因此不會阻止請求。
解密與轉送:
節點伺服器解密請求,取得你想存取的真實目標(如Google),並代替你存取該目標伺服器。
返回數據:
谷歌伺服器回傳的資料會先到節點伺服器,節點再次加密後傳回你的翻牆軟體。最終,翻牆軟體解密資料並呈現在你的瀏覽器中。
雖然這個過程實際上比描述的複雜得多,但它清晰地展示了翻牆軟體的核心邏輯。

翻牆段位劃分
1. 砲灰段位
這類用戶通常是剛接觸翻牆的小白:
特點:
- 完全不懂翻牆的技術原理。
- 搜尋免費VPN或下載安裝不明來源的軟體。
- 對安全毫無概念,只關心「能不能用」。
風險:
這些免費VPN常常有以下隱憂:
監控你的存取數據:
- 如果你用HTTP協議,節點伺服器能完全看到你所訪問的內容(包括使用者名稱、密碼)。
- 即使是HTTPS,也可能被安裝的偽造根憑證解密,揭露你的隱私資料。
DNS劫持:
- 返回偽造站點,讓你訪問廣告網站或釣魚頁面。
潛在威脅:
- 安裝挖礦軟體、植入木馬,甚至篡改請求內容,直接危害你的帳戶安全。
炮灰使用者常常毫不知情,風險極高。
2. 免費軟體用戶
這類用戶對安全性有一定了解,會選擇一些知名的免費VPN軟體:
特點:
- 使用知名軟體,如 ProtonVPN、1.1.1.1 等。
- 認為大廠軟體風險較低。
缺點:
- 免費版流量有限,性能受限。
- 高使用人數導致線路擁擠,體驗極差。
這種方法適合偶爾使用,但無法滿足長期需求。
3. 入門段位
這類用戶已經意識到免費軟體的限制,轉向使用開源機場訂閱軟體。
特點:
- 使用開源的工具新增訂閱位址。
- 偏好廉價機場,如「¥1機場」、「¥3機場」。
風險:
- 線路品質差:高峰期容易擁堵,網路卡頓。
- IP風險高:共享IP可能因其他使用者的不當行為而被封鎖。
適用場景:
對速度和安全要求不高的日常使用。
4. 高階用戶
這些用戶追求更好的體驗,會選擇付費機場或海外電話卡:
付費機場:
- 提供高品質的專線,頻寬充足,訪問流暢。
- 價格較高,但性能與安全有保障。
海外電話卡:
- 使用漫遊流量直接存取海外網路。
- 優點:天然無牆、IP乾淨。
- 缺點:普通流量未加密,業者能監控存取內容。
5. 專業玩家
頂級玩家通常有更高的需求:
自建伺服器:
- 租用海外VPS,搭建專屬翻牆節點。
- 優點:IP獨享、風險低。
- 缺點:需要技術能力和較高費用。
鍊式代理模式:
- 在靜態住宅IP前方增加一層公共機場代理,結合多種代理方式保障安全。
指紋瀏覽器:
- 為每個帳號配置獨立環境,避免關聯風險。
- 常用於跨境電商、帳號營運等場景。
這種方式適合有特定需求的用戶,安全性和體驗都很高。
總結
翻牆方式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你的安全性與體驗效果。從「炮灰」到「專業玩家」,每一梯隊都有對應的用戶群和適用場景。
如果你只是日常存取外網,不妨從入門段位的開源軟體或低價機場著手。
而對於追求高安全性、高效能的用戶,付費機場、自建節點、鍊式代理都是不錯的選擇。